行业资讯分类
半岛官网回归与创新:山东央美学生“接地气”毕业设计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bd半岛赵雪霏是中央美术学院社会设计方向2024届的一名研究生。对于每一位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检验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赵雪霏认为,毕业设计不仅需要在专业方面和学术方面过关,还需真正能体现其对于社会的一种实际价值,尤其是对于社会设计这样一个以提供社会服务,将设计方法论应用于复杂的人类问题的解决方案中为主要目的的专业。

  该如何确定这样一个选题呢?在经过多次寻找、思考与推翻后,赵雪霏将目光停驻在自己家乡——山东省济南市黄河乡。黄河乡地处章丘区西北部,东与滨州市邹平市码头镇接壤,南与高官寨街道为邻,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区相望,北接黄河,属于黄河滩区的一部分。2017年起,山东省开始黄河滩区人居环境改造。2020年8月16日,济南市章丘黄河滩区21个村共计12068人开始陆续搬进幸福河社区的新房。

  这一项举措使村民生活发生了巨大转变,从此免受水患困扰,新的社区更宜居、更便利,村民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但与此同时,习惯与传统文化又是难以一时改变的,赵雪霏发现了搬进新社区后的问题所在:农民被动市民化问题突出,出现因场域变化导致农民难以习惯新的社区生活,随之而来的是乡村文化记忆的逐渐消逝、人际关系的疏离以及城乡差异悬殊的状况。

  经过后续的走访调研,赵雪霏将这农民与社区之间的矛盾和背后的组织关系进行梳理,了解到了这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并以此展开设计构思和作品实现。

  首先,不少村民占用社区后面建筑用地进行种植,围栏作为一个分界线,一边是建筑用地,另一边就是村民们居住的社区,他们将这片地自行划分拿来种植,并自组织改造围栏。恰如大家常开玩笑说的“中国人对于种地的热爱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作为守望着土地数十年的农民来说,面对住所旁边的空地自然难以抵挡这种“诱惑”和“召唤”,对于土地总是有种难以割舍的感情。

  针对这一现象,赵雪霏将这片围栏修缮成为一个隐形的门,从而方便村民们穿梭于社区与土地之间,形成一种巧妙的沟通,同时将这个门赋予功能设计,农用工具便可以隐藏在围栏里,既方便村民取用,且正面依旧维持社区规则下的围栏样貌。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得到视觉上的美化,有助于建立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又可以兼顾农民的劳作习惯,通过折中妥协的设计将矛盾中和化解,建立并强化了社区与老年农民的信任。

  家,不仅是一个生活空间,更是情感的寄托,赵雪霏便在社区车库内为大家打造了一个别具风格的“家”。搬进新社区后,不少村民将生活范围延伸到车库,将车库作为另一个生活空间。同时,一些老年村民搬进新居后,虽能安享晚年,但环境的突变使他们产生一种与过去的割裂感。

  以此为灵感,赵雪霏利用车库构建了一个社区共同体,在这个空间内,她收集了许多过去农村生活常用的物件,将整个车库重新布置改造,策划并邀请老人们共同参与了一场温情洋溢的社区活动。墙上贴满的泛黄的旧照片和老报纸触发了隐藏在老人心中遥远的记忆,将他们带去那个自己还风华正茂的年代。大家找到各自年轻时代报纸进行书画,将过去的记忆与现在的记忆链接,形成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交流,建立起老宅与现代社区的情感链接。在这一方空间内,他们会感受到,即使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即使搬离了成长的故土,自己也能找到一种归属感,一种与岁月的羁绊。

  在第三个设计中则体现了设计师对农村新社区的一个未来展望。基于过去村民居住环境的特点,如家家户户有小院、门前屋后有马路、村中有场院等,滩边农民秋后玉米收获后,都有晾晒玉米的空间,即使在新社区大家依然保留这个习惯。于是赵雪霏将这片社区看作一个有机空间,基于村民在社区内进行绿化带改造、晾晒作物等行为,构建起一座立体花园,通过改造,在这个空间内可以同时满足村民种植、存放工具、晾晒玉米等需求,形成一个美观与便捷兼具的多功能区域。

  回顾这几个月的忙碌,赵雪霏说:“希望可以通过这3个对社区的设计,带动地方性知识文化的构建,激活社区活力,增强老年农民的社区归属感,幸福感。”

  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毕业设计中所体现的现实问题并不仅仅存在于设计者的家乡,而可能是很多农村拆建农民搬进新社区进入新环境后面临的普遍现象,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稍大的村民来说。

  随着各种惠及三农的政策推出,农村居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生活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如今也更加注重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国家与社会更加关心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投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贡献出各自的力量与智慧。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像赵雪霏一样的年轻人,愿意用自己的知识与满腔热情,投入到这一片片希望的田野之上,同时带动更多的人与资源关注到社会发展背后的问题。

Copyright © 2012-2025 半岛(中国)体育·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1003351号